中新網北京12月17日電 (記者 孫自法)**學術期刊《自然》*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稱,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干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。這項研究發現進一步加深了科研人員對卵子發育的理解,并可能對生殖醫學產生影響。
據介紹,卵母細胞(未成熟的卵細胞)的發育分為多個階段,但參與這一過程的基因的調控網絡尚不清楚。
論文通訊作者、日本福岡九州大學林克彥(Katsuhiko Hayashi)及其同事利用小鼠的胚胎干細胞,確定了觸發卵母細胞生長所需的8個轉錄因子(調節基因表達的蛋白質)。之后,研究人員誘導這8個轉錄因子在小鼠多能干細胞中表達,測試它們是否足以驅動卵母細胞生長。
結果發現,這導致了類卵細胞的產生,論文作者將其命名為直接誘導的卵母細胞樣細胞。雖然這些細胞沒有進行減數分裂,但能夠受精,并能分裂到胚胎發育的8細胞階段。然而,超過這一時點的進一步發育就會受到影響。
論文作者認為,他們的類卵細胞可以提供一種潛在的卵母細胞細胞質來源,卵母細胞細胞質在輔助生殖技術中極具價值。(完)
【編輯:姜雨薇】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