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濟南12月11日電 (孫婷婷 仇玉娟)山東省建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和企業專倉,要求凡是進入該省境內使用、加工、銷售、貯存的進口冷鏈食品,一律進入專倉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*消毒,并提前*通過“山東冷鏈”向駐倉監管組報備,實現進口冷鏈食品應檢盡檢、應消盡消。
山東省人民政府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該省近期疫情防控情況。山東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*小組(指揮部)綜合協調組組長張連三介紹說,該省根據入境進口冷鏈食品實際情況,在全省規劃建設集中監管專倉,每個設區市至少建設運營一個集中監管專倉;進口冷鏈食品數量較大的縣(市、區)根據需要建立集中監管專倉;省內以進口冷凍肉類、水產品為原料的出口加工企業,可以根據需要,并經市指揮部同意,參照集中監管專倉建設、管理、運營等標準要求,在廠區內設立企業專倉,政府派駐監管組駐廠監督。
“集中監管專倉配備專業核酸檢測和消毒機構,對所有進入本轄區、本廠區的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和食品外包裝預防性消毒。”張連三表示,在監管專倉運營上,山東組織*量身打造了建設運營標準和規范,在網絡及安全設備、辦公設備、視頻監控系統等7個方面制定配備規范,對裝卸、運輸、存儲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明確要求,并規定進口冷鏈食品入倉時,每個批次產品抽檢不少于總件數2%的樣本量。
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耕介紹說,該省16市建立的26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當天開始運行。該省對所有上市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推行全程追溯制度,對于不提前*報備、不配合集中監管、不進倉檢測消毒、不使用“山東冷鏈”、不索證索票、不分區貯存、不亮碼銷售,以及不執行防控措施的8種行為,一律停業整頓;致使疫情擴散的,依法追究刑事責任。
陳耕表示,凡是涉及進口冷鏈食品的生產經營者,注冊使用“山東冷鏈”(進口冷鏈食品追溯信息系統),主動錄入進口冷鏈食品采購及“冷鏈三證”等信息,做到上查來源、下知流向,實現全程追溯。此外,自12月20日起,該省銷售進口冷鏈食品的經營者,必須在銷售專區公示批次追溯二維碼,方便消費者查詢進口冷鏈食品進貨渠道,以及核酸檢測、消毒情況。
山東是全國進口冷鏈食品的重要入境口岸和運輸通道,相關生產經營單位有近1.8萬家,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。今年1-11月份,僅通過青島港入關產品就達200萬噸,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任務艱巨、責任重大。目前,該省*計劃建設的26家專倉全部建成,專倉冷庫總面積13.71萬平方米,容量達到16.62萬噸,建設自動消殺線30條、人工消殺線45條,配備倉庫人員691名、駐倉監管人員399名。全省集中監管專倉累計入庫貨物6240.39噸,全部完成消殺。(完)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