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管理不妨多些“小巧思”(今日談)
“非常暖心”“為好辦法點贊”“安全是硬道理”……不久前,云南昆明交警的一個“小巧思”贏得多方叫好:為防控大型車輛右轉時因視線盲區引發事故,當地在具備條件的路口,施劃大型車輛“右轉彎盲區警示帶”,提醒行人注意避讓。“小巧思”體現著城市治理者的精心用心。
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為人民。”城市的每一個設施、每一個細節,都與群眾生活品質息息相關;城市管理向前邁進的每一步,都會轉化為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城市越發展,越需要講精細、講科學、講智慧。從群眾的感受出發,以百姓的體驗為標尺,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,方能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。
“小巧思”往往能產生“大效果”。實現停車數據聯網,有助于解決“停車難”問題;在人少車多的路口配備行人可控的按鈕式信號燈,能有效提高交通通行效率……城市管理越精細,群眾的滿意度就會越高;管理服務越跟上大眾需求,群眾的歸屬感就會越強。在這個意義上,類似的“小巧思”不妨多一些。
鄒 翔
【編輯:張奧林】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